微生物污染会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正常生存、生长及功能活动造成极大干扰,严重的可致细胞死亡。同时,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大打折扣。所以,保持细胞生存环境无微生物污染是体外实验的前提条件。良好的无菌操作可大大降低细胞培养中的微生物污染风险。那么你知道什么是支原体污染吗?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,无细胞壁,形态多变,大小介于0.2 ~ 2 μm之间,多吸附在细胞表面或散在于细胞之间。不同支原体的生物学性状有很大差别,一般对热敏感,对青霉素普遍有抗药性。由于支原体无致死细胞毒性且可与细胞长期共存,故培养基一般不发生浑浊,无明显变化,或有微细变化却由于传代和换液而被缓解。除了细胞培养状况不佳,采用常规显微镜并不容易观察支原体污染,其检出需借助荧光染色、PCR、ELISA、免疫染色、放射自显影术、微生物学分析等方法,其中采用核酸荧光染料进行DNA染色是相对简单和可信的方法之一。
当进行荧光染色时,在40×或100×物镜下支原体可被显示为细胞质上明确的微粒或丝状染色,一般大小、性质一致,此时同样被亮染的培养细胞的细胞核可作为阳性对照。确定是否存在支原体污染需尽可能多地观察染色样本,因为不是所有培养的细胞都会被污染。
用荧光染色法进行支原体检测时,培养物的细胞碎片可能会造成假阳性结果,但细胞碎片不会出现清晰的点状或丝状支原体形态。若仍不能确认,可吸取适量待检培养基与指示细胞(为已明确无支原体污染且是支原体的适宜宿主,同时生长良好,有足够的细胞质以显示粘附的支原体,如MDCK细胞)共培养,然后荧光染色来观察指示细胞表面是否有支原体,从而避免误判。
运用荧光染色法有时会观察到细胞质存在均匀亮染,这可能是由RNA引起的,这类荧光会逐渐变暗,可将染色样本干燥避光保存后在第2天观察。如果对荧光检测的结果存在怀疑,可重复检测或采用其他方法再次检测。
支原体可黏附在宿主细胞表面,从细胞膜获取脂质和胆固醇,造成细胞膜损伤。支原体能抑制细胞代谢和生长,改变核酸合成,影响细胞抗原性,导致染色体畸变,干扰病毒复制以及具有类似病毒的作用。不同细胞对支原体的感受性和反应存在差异。
更多有关什么是支原体污染,请联系天津益元利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