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转,也称电穿孔法,是通过脉冲电流在细胞膜上打孔,将外源分子(DNA、RNA 、mRNA等)导入真核细胞内,来改变细胞的特性,从而达到改造细胞的目的,是实现细胞基因功能和蛋白质表达研究的重要工具。那么影响电转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呢?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一、电转过程
1)电转的完整操作步骤包括电转前操作,电转执行和电转后培养。在进行电转前操作时,电转试剂、细胞与转染底物要进行混匀,如果混匀时过于激烈,会破坏转染复合物的形成,从而导致转染效率降低;
2)在进行电转前操作时,电击缓冲液的选择也很重要,由于细胞对缓冲液的离子组成和渗透压非常敏感,因此组分与细胞质类似的缓冲液有利于细胞电击后的存活;
3)电转执行时,需要控制电场强度和脉冲时间。适当提高电场强度或延长脉冲时间,能使底物更容易进入细胞,但细胞的死亡率也会增加。一般电场强度设置遵循低电场长时程的原则。如果选择内置优化程序的电转系统,如Lonza的Nucleofector系统,则可以节省摸索电场强度和脉冲时间的步骤。
4)转染培养基中含有抗生素会影响细胞转染效率,这是因为转染试剂对细胞有损伤,这时培养基中的抗生素会进一步损伤细胞,因此我们建议使用不含抗生素的培养基或PBS;
5)电转后培养要注意,如果使用传统转染试剂,转染后4-6h后必须进行换液,否则会由于转染试剂毒性而引起细胞死亡,最终影响转染效率。
二、细胞状态
1)细胞污染对细胞状态的影响很大,受到细菌、真菌或支原体污染的细胞都会导致转染效率降低、细胞死亡率增加,尤其是支原体污染悄无声息,因此一定要做好定期的支原体检测,确保细胞状态;
2)细胞培养到不同密度都能用于电转,但最hao的转化效率是在细胞的对数生长期(15代以内,传代后2d)。当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时,有丝分裂较旺盛,表面结构密度比稳定期的细胞差,电转后,细胞膜的恢复能力强,而且处于有丝分裂期的细胞更容易接受外源DNA。
三、转染底物状态
1)不同的转染底物对转染效率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,例如质粒DNA在大小、用量以及构象这三方面都影响着电转效率,IRES导致转染效率低,转染mRNA需要调整洗涤次数等等;
2)转染试剂与底物的配比,也会影响转染效率,因此需要根据说明书或参考文献来进行配比优化实验,选用最佳配比浓度;
3)底物的内毒素,也会影响转染效率,内毒素含量过高,会导致转染过程中细胞状态变差,从而增加细胞死亡率,降低转染效率,因此要对内毒素进行控制。
影响电转效率的因素有很多,总结下来有三方面:电转过程、细胞状态以及转染底物状态。只有了解影响电转效率的因素有哪些,我们才能够“对症下药"。更多有关影响电转效率的因素问题,请联系天津益元利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: